研究背景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产品,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实践中,中国传统制造企业重制造而轻研发、服务链条长和机械化程度不高等缺点日益显现,制约企业发展。尽管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但目前制造业仍然存在转型技术低级、流程僵化、成果不明显等难点。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数字技术,对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人工智能 制造业”作为一种全新的行业发展模式,正在对传统制造业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有目共睹,但为何不同制造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利用效果不尽相同,如何发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作用的最大化成为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技术可供性实现理论探索人工智能可供性影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内在机理,对于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的企业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研究结论
马鸿佳、林樾、苏中锋、王亚婧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4年第6期的论文《人工智能可供性、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依据技术可供性实现理论引入人工智能可供性作为前因变量和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作为中介变量,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提升的内在机制进行探索。在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开发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量表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展开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人工智能自主可供性和交互可供性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人工智能自主可供性的自主决策、自主学习、自主感知、自主协调等潜能有利于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迭代创新,人工智能交互可供性能够通过人—机交互、人—数交互、人—人交互帮助企业实时高效地收集、识别、评估和传递信息,提高数字化转型绩效。这一结果印证了人工智能可供性具备的目标导向,即在不同目标下展现出不同属性。为实现降本增效,人工智能可供性的自主性能够在较少人为干预、命令或控制的情况下自主为使用主体完成任务,降低人力、资金等资源的消耗并提高运作效率;为实现信息获取,人工智能可供性的交互性能够高效进行人—机交互、人—数交互、人—人交互,通过多模态和大模型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第二,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包含互补企业价值共创和用户价值共创两个关键维度,前者侧重于制造企业基于智能制造平台与供应链上具有互补资源、互补能力和互补业务的合作企业协同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的智能化;后者侧重于用户参与到制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过程,实现使用价值和体验价值的优化升级。智能制造平台互补企业价值共创和用户价值共创均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智能制造平台的互补企业和用户能够以不同角色帮助制造企业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打造智慧供应链和布局个性化定制,实现智能化改造、网络化协同和数字化转型。第三,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在人工智能可供性和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人工智能自主可供性和交互可供性有助于制造企业基于智能制造平台与互补企业和用户构建信息共享、资源共益和产品共创的价值网络进而提升数字化转型绩效。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印证了技术可供性实现理论的可行性,即人工智能可供性需要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行为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由检验结果可知,智能制造平台互补企业价值共创相比于用户价值共创而言,更有利于发挥人工智能可供性对数字化转型绩效的提升作用。这将启示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更好地利用智能制造平台构建互补关系网络,整合和利用互补资源从而实现协同效应。
研究启示
本文的研究为制造企业在实践中利用人工智能可供性驱动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进而提升数字化转型绩效提供了支持,具有如下启示:第一,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能够为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本文关于人工智能可供性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影响的研究,能够启示企业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智能升级,助力“制造”走向“智造”。一方面,企业需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决策、自主学习、自主感知、自主协调等潜能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通过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等赋能工业制造体系,实现制造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高效地收集、识别、评估和传递信息,在内打破“数据孤岛效应”提升企业部门间的沟通效率,在外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并基于有效信息做出科学决策。第二,智能制造已成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关于智能制造平台价值共创的研究有利于启示企业基于智能制造平台协同拥有异质性资源的互补企业和用户实现从传统经营模式向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和协同制造转型。传统意义上的用户是价值消耗端,但在智能制造平台中,企业通过用户价值共创掌握用户需求和创意,以市场为导向由传统大规模制造模式向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转变,实现柔性化。另外,企业需要加强与互补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异质性资源打造智慧供应链,发挥各环节优势作用,建设智能场景、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实现智能化改造、网络化协同和数字化转型。